導語:大家都知道唐朝是最為繁華的朝代之一,也是明君較多的一個朝代,但是最讓人有爭議的一個皇帝就是李隆基。李隆基剛登上皇位的時候,確實是很勵精圖治,把唐朝管理得十分好,進入了一個鼎盛的狀態。但是年老的李隆基卻做出了一系列糊塗的事情,比如重用了奸臣李林甫。安祿山叛亂是由於安祿山本人的私慾引發的,但是與李林甫有間接的關係。李隆基不是一個庸君,為何他會願意重用李林甫呢?李林甫能夠解決財政問題唐朝看起來是比較繁華,百姓們都能生活得很好,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庫也是很充足的狀態。當初隋朝因為斂財,百姓的怨氣四起,才會使得隋朝被推翻。所以唐朝吸取教訓,唐朝的領導者決定要善待民眾,不收取過重的稅賦。因此百姓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,但是國庫的收入卻減少了很多。
唐朝有向外擴張土地的需要,因此隨著國土的擴大,財政支出也是逐漸增加的。雖然收入也是不少,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呈現出入不敷出的狀態。李隆基不是昏君,他當然也有重用一些賢臣,比如張九齡之類的人。但是張九齡他們這些人不贊成李隆基從百姓身上拿錢,因為這是不道德的。張九齡
但是如果不從百姓身上拿錢,國庫很快就承受不住的,所以李隆基很需要一個能夠支持自己決定的一個人。李林甫就是這樣一個人,他沒有那些賢臣那麼正直,他最擅長的就是斂財。因此李隆基覺得李林甫是一個可用的人才,畢竟面臨的財政問題是很嚴峻的,只要誰能夠解決誰就能夠得到李隆基的重用。得到武惠妃的支持李林甫是隴西的宗室之後,算起來也算是皇室宗室的人,畢竟都是李家的後人。李林甫與張九齡他們不一樣,他十分懂得看形勢,也知道如何為自己謀划出一條道路。所以他由最初的御史中丞,一直做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。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環,就是攀上了當時後宮中最為受寵的武惠妃。武惠妃(劇照)
當時的太子並不是很受皇帝的喜歡,相反因為武惠妃的得寵,他的兒子李瑁受到了皇帝的重視。雖然是壽王的封號,但是待遇上是很多人都望塵莫及的。李林甫看清楚了這個形勢就向武惠妃示好,說他願意用盡全力輔助壽王登上太子之位,這讓武惠妃十分高興,武惠妃覺得這一筆買賣不虧。壽王李瑁(劇照)
因為當時的李林甫已經算得上是有地位的人,說的話也是有一定分量的,所以武惠妃只需要吹一下耳邊風就可以讓李林甫陞官。武惠妃為了兒子的前途,自然是希望李林甫能夠坐上宰相位置,為壽王的繼位做鋪墊。因此李林甫真的是選中了人,沒多久就直接升到了宰相的位置,成為朝堂上有影響力的人。李林甫很會做人李林甫這個人的情商是很高的,不然他也不會憑藉一張嘴就升上了宰相的位置,與張九齡的權力是一樣的。他與玄宗的相處模式,讓玄宗覺得很是舒服,所以玄宗才會選擇留他在身邊。凡是玄宗決定想要實行的措施,李林甫總能夠找出理由讓玄宗執行下去,這種人是皇帝都比較喜歡的,因為夠貼心。李林甫
李林甫不願意去做不順玄宗意思的事情,廢除皇子一事就可以看出來。武惠妃因為自己的得寵,所以一直對玄宗吹耳邊風,一直都在說其他的皇子如何如何不好,應該要廢黜他們。玄宗聽多了也覺得有道理,所以在朝堂上一直想公開說這件事,但是張九齡卻阻止皇帝這種做法。
因為廢黜皇子是一件大事,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,根本就不適合執行。玄宗聽到後很是不爽,但是只能是壓制住自己的怒氣。李林甫就顯得很聰明,他沒有發表過自己的聲明。在下朝之後,別人為他為何不說話,李林甫說這是皇帝的家事,不應該插手。玄宗聽到這一番話,瞬間就對李林甫產生了好感。懂得投玄宗所好李林甫並不只是一個只懂政治的人,他精通音律,舅父對於他是十分喜愛的。李林甫的小名就叫做哥奴,雖然文化與其他人是比不了的,但是對於音律方面確實很擅長的。玄宗喜愛舞蹈和音律,因此李林甫就投其所好。這樣李林甫自然是得到玄宗的喜愛了,畢竟大家都是有共同話題的。唐玄宗
玄宗前期雖然是很盡心地處理政事,但是在後期卻只顧著自己享樂,不太想管理政事。但是玄宗是一國的領導者,有一些政務還是需要處理的,所以他一直想要找能夠幫助自己處理政事的人。李林甫這個人雖然沒有很多的才華,但是在處理政事方面卻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,玄宗對他是很放心。
而且李林甫與其他的官員不一樣,其他的官員都會勸說玄宗不要沉迷娛樂,但是李林甫卻不會這樣做。所以任命李林甫為宰相,不僅能夠幫助玄宗處理一些瑣碎的雜事,也能夠讓玄宗有更多的時間去享樂。後來玄宗重用牛仙客也是這個道理,玄宗需要的是能夠協助處理政事的人,並不是一個時刻提醒自己的人。李林甫的下場因為李林甫十分懂得皇帝的心思,因此他在玄宗手下擔任宰相順風順水,而且一當就是十九年。後來李林甫看不慣楊國忠得寵的樣子,鬱結在心不久就卧病在床了。玄宗有過探望,但是他的身體還是很差,沒多久就病逝了。很多人說李林甫的下場還是好的,畢竟如果不是他重用安祿山,根本就不會有後來的叛亂。
結束語:因此綜合以上的原因分析,可以看出李隆基重用李林甫不是沒有道理的。首先李林甫本人的性格本來就很得玄宗喜歡,再者李林甫的所作所為確實是為玄宗減少了很多的麻煩,所以玄宗才會拜他為宰相。玄宗並不是看不清重用李林甫的弊端,但是在當時的形勢下重用李林甫或許是正確的選擇。
選擇重用李林甫,真的是玄宗老了糊塗了嗎?
導語:大家都知道唐朝是最為繁華的朝代之一,也是明君較多的一個朝代,但是最讓人有爭議的一個皇帝就是李隆基。李隆基剛登上皇位的時候,確實是很勵精圖治,把唐朝管理得十分好,進入了一個鼎盛的狀態。但是年老的李隆基卻做出了一系列糊塗的事情,比如重用了奸臣李林甫。安祿山叛亂是由於安祿山本人的私慾引發的,但是與李林甫有間接的關係。李隆基不是一個庸君,為何他會願意重用李林甫呢?
李林甫能夠解決財政問題
唐朝看起來是比較繁華,百姓們都能生活得很好,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庫也是很充足的狀態。當初隋朝因為斂財,百姓的怨氣四起,才會使得隋朝被推翻。所以唐朝吸取教訓,唐朝的領導者決定要善待民眾,不收取過重的稅賦。因此百姓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,但是國庫的收入卻減少了很多。
唐朝有向外擴張土地的需要,因此隨著國土的擴大,財政支出也是逐漸增加的。雖然收入也是不少,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呈現出入不敷出的狀態。李隆基不是昏君,他當然也有重用一些賢臣,比如張九齡之類的人。但是張九齡他們這些人不贊成李隆基從百姓身上拿錢,因為這是不道德的。
張九齡
但是如果不從百姓身上拿錢,國庫很快就承受不住的,所以李隆基很需要一個能夠支持自己決定的一個人。李林甫就是這樣一個人,他沒有那些賢臣那麼正直,他最擅長的就是斂財。因此李隆基覺得李林甫是一個可用的人才,畢竟面臨的財政問題是很嚴峻的,只要誰能夠解決誰就能夠得到李隆基的重用。
得到武惠妃的支持
李林甫是隴西的宗室之後,算起來也算是皇室宗室的人,畢竟都是李家的後人。李林甫與張九齡他們不一樣,他十分懂得看形勢,也知道如何為自己謀划出一條道路。所以他由最初的御史中丞,一直做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。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環,就是攀上了當時後宮中最為受寵的武惠妃。
武惠妃(劇照)
當時的太子並不是很受皇帝的喜歡,相反因為武惠妃的得寵,他的兒子李瑁受到了皇帝的重視。雖然是壽王的封號,但是待遇上是很多人都望塵莫及的。李林甫看清楚了這個形勢就向武惠妃示好,說他願意用盡全力輔助壽王登上太子之位,這讓武惠妃十分高興,武惠妃覺得這一筆買賣不虧。
壽王李瑁(劇照)
因為當時的李林甫已經算得上是有地位的人,說的話也是有一定分量的,所以武惠妃只需要吹一下耳邊風就可以讓李林甫陞官。武惠妃為了兒子的前途,自然是希望李林甫能夠坐上宰相位置,為壽王的繼位做鋪墊。因此李林甫真的是選中了人,沒多久就直接升到了宰相的位置,成為朝堂上有影響力的人。
李林甫很會做人
李林甫這個人的情商是很高的,不然他也不會憑藉一張嘴就升上了宰相的位置,與張九齡的權力是一樣的。他與玄宗的相處模式,讓玄宗覺得很是舒服,所以玄宗才會選擇留他在身邊。凡是玄宗決定想要實行的措施,李林甫總能夠找出理由讓玄宗執行下去,這種人是皇帝都比較喜歡的,因為夠貼心。
李林甫
李林甫不願意去做不順玄宗意思的事情,廢除皇子一事就可以看出來。武惠妃因為自己的得寵,所以一直對玄宗吹耳邊風,一直都在說其他的皇子如何如何不好,應該要廢黜他們。玄宗聽多了也覺得有道理,所以在朝堂上一直想公開說這件事,但是張九齡卻阻止皇帝這種做法。
因為廢黜皇子是一件大事,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,根本就不適合執行。玄宗聽到後很是不爽,但是只能是壓制住自己的怒氣。李林甫就顯得很聰明,他沒有發表過自己的聲明。在下朝之後,別人為他為何不說話,李林甫說這是皇帝的家事,不應該插手。玄宗聽到這一番話,瞬間就對李林甫產生了好感。
懂得投玄宗所好
李林甫並不只是一個只懂政治的人,他精通音律,舅父對於他是十分喜愛的。李林甫的小名就叫做哥奴,雖然文化與其他人是比不了的,但是對於音律方面確實很擅長的。玄宗喜愛舞蹈和音律,因此李林甫就投其所好。這樣李林甫自然是得到玄宗的喜愛了,畢竟大家都是有共同話題的。
唐玄宗
玄宗前期雖然是很盡心地處理政事,但是在後期卻只顧著自己享樂,不太想管理政事。但是玄宗是一國的領導者,有一些政務還是需要處理的,所以他一直想要找能夠幫助自己處理政事的人。李林甫這個人雖然沒有很多的才華,但是在處理政事方面卻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,玄宗對他是很放心。
而且李林甫與其他的官員不一樣,其他的官員都會勸說玄宗不要沉迷娛樂,但是李林甫卻不會這樣做。所以任命李林甫為宰相,不僅能夠幫助玄宗處理一些瑣碎的雜事,也能夠讓玄宗有更多的時間去享樂。後來玄宗重用牛仙客也是這個道理,玄宗需要的是能夠協助處理政事的人,並不是一個時刻提醒自己的人。
李林甫的下場
因為李林甫十分懂得皇帝的心思,因此他在玄宗手下擔任宰相順風順水,而且一當就是十九年。後來李林甫看不慣楊國忠得寵的樣子,鬱結在心不久就卧病在床了。玄宗有過探望,但是他的身體還是很差,沒多久就病逝了。很多人說李林甫的下場還是好的,畢竟如果不是他重用安祿山,根本就不會有後來的叛亂。
結束語:因此綜合以上的原因分析,可以看出李隆基重用李林甫不是沒有道理的。首先李林甫本人的性格本來就很得玄宗喜歡,再者李林甫的所作所為確實是為玄宗減少了很多的麻煩,所以玄宗才會拜他為宰相。玄宗並不是看不清重用李林甫的弊端,但是在當時的形勢下重用李林甫或許是正確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