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孩子閱讀方面的感想。
閱讀,我最看重的是他對於書里一些精神和思想的學習。
常常拿主人公陷入絕境後反擊的事例,給他教育,他也容易接受。
好書的作用,遠遠超過作文的價值,更超過那些地攤快餐書籍的價值。
閱讀總的來說,只要不是有害的書籍,都是有益處。但是到了一定階段,需要引導。這個導向就是要讀更有質量的書,更有針對性的書。因為閱讀,對於一個孩子來講,他需要以此解決一些很現實的問題。比如閱讀理解,比如作文,還有就是孩子性格培養過程中,一些有針對性的內容,這個需求。
雖然某些書從成長的漫長過程來說,讀都是可以的,但是先讀什麼,後讀什麼確實是有區別的。
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,從飲食角度,我們這個年紀強調的是,吃飯要清單,以素食為主比較健康;但是孩子,正在長身體,他需要足夠的肉食,去打好一個體質的基礎。
所以,如果按我來分,閱讀有幾個階段,第一是啟蒙,就是讓他對閱讀感興趣;第二個階段是確認、鞏固這個興趣;第三就是充實他對書籍比較正統的認識。這個第三階段,就是要看經典。
一個孩子,一旦他經過經典名著的充分的洗禮和熏陶,他的知識的儲備,對文學的儲備就具備了一個基礎;最重要的,他具備了文學的欣賞和辨別能力。當他看了這些好書之後,他就知道什麼書是好書、什麼書不好。以我家大兒子為例,就是我說的,《淘氣包馬小跳》這種書,他現在都看不上了。
那麼,我就說這個具體的第三階段的建議,僅供參考。我認為,有些家長喜歡很快的給孩子看中國古典四大名著,我認為不著急。
為什麼呢?實話講,中國古典四大名著,我指的原版,連環畫可以看,但是原版古文的,我建議不要看那麼早;因為它需要比較高的文字理解能力還有一定的古文功底。
最重要的,這種晦澀難懂的句子太多,還有裡面的情節,對於一個剛剛養成閱讀興趣的孩子來講,是有風險的。所以,如果說一個孩子進入了讀經典的階段,我的建議,可以從國外的名著先入手。
孩子他第一本長篇純文字的小說,對他影響會比較大,我建議精心準備。我大兒子,我給他看的是《伊拉龍》。
閱讀,如果不是英語閱讀,不用讀出聲。但是我見過一個例子,我就要求他讀出聲,因為這個孩子,他看不進去,如果你給他自己看,他發獃。以及一些年紀較大,但仍然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,可以要求他讀出聲,這個讀出聲,採取的是強迫輸入的方式,讓他對故事情節有感。
針對特殊的孩子而言的,就是如果不讀出來的話,他根本無法專註於文字,他根本看不進去,這時候,要求他讀出來,就是強迫的文字輸入。是一種特殊的,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方法。
有足夠專註力的孩子,根本不需要讀出聲。
回到剛才那個閱讀階段的問題,我想這個問題需要講清楚一些,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孩子他一直停留在看連環畫、漫畫或者一些比較淺的書籍這個層面上。
因為,閱讀的能力,他是有階段性的跨越的。這些孩子之所以一直停留在那個淺的層次,是因為他沒有完成這個跨越。或者嚴格的說,他沒有培養起來真正的閱讀能力。
我做一個簡單的表示:
閱讀啟蒙(講故事)—閱讀興趣(連環畫等圖文並茂)—閱讀基本能力和興趣(純文字長篇小說)—名著(國外較淺顯的名著)—古今中外名著(含中國四大名著等)—面的擴展(從純文學領域向其他領域,比如科技類讀物)。
這個裡面,有一個環節,很重要,就是第三個環節。
他連接了最關鍵閱讀興趣,也就是最初級閱讀能力和真正閱讀深刻閱讀能力這兩大階段。
很多孩子,沒有突破這個階段,只是停留在前面兩個階段。所以,就根本無法涉及後面更深、更廣的階段。
如果用一個標準來衡量,孩子是否成功突破這個關鍵階段,那就是:他能否獨立的完成閱讀一部長篇純文字名著。
如果能做到,我認為後面就好辦了,做不到,其實還是需要完成真正的突破。
我們當然不能從大人的角度,去要求他的閱讀水平。我的標準很簡單,你一個字一個字讀完,基本懂得意思。你不要一目十行,這個突破的階段不適合這個閱讀方法。必須是逐字讀完,而且能懂意思。
現在有些老師喜歡教孩子快速閱讀,這固然是一個必然的階段。但是對於剛剛培養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孩子來講,要先從精讀開始。
如果沒有經歷過精讀的階段,我認為是有必要補的。
培養興趣的階段的那種不求甚解的習慣,是要慢慢去改變的。
一開始不求甚解,是為了維持閱讀的順暢和興趣,但這絕不是目的,必須要精力精讀的階段。
現在,我大兒子看書,只要有一個字不懂,哪怕模糊,都要立刻去查。
這個不是方法問題,這個是陪伴的問題。
我們有些家長,喜歡扔給孩子一個空間或者一本書,自己旁邊玩手機或者追劇,這當然,幫不了他了。
以我兒子《基度山伯爵》為例,實際,我沒看過這本書。怎麼辦?我沒法跟他談,沒法檢查他讀的如何,只有自己偷偷補。
所以,孩子所有問題,追究到後面,其實都會涉及到父母的付出和陪伴。此外別無他法。
回到剛才那個問題,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:孩子一直停留在低淺的閱讀上面,家長以為這只是興趣和愛好不同,實際是孩子其實並沒有完成突破,並沒有真正具備閱讀的能力,興趣也沒有樹立起來。
這是個非常普遍的誤判。就是上面說的,孩子只喜歡看漫畫、連環畫、淺顯的和短的文字,長時間無法繼續進步。
希望大家注意這一點,幫助孩子真正解決閱讀純文字長篇小說的問題。
一個健康優秀的孩子,不會缺乏朋友,不需要去迎合什麼談資。
今天我提到過,閱讀有一個關鍵的階段,就是第一部純文字長篇小說。
上面發的,就是我兒子讀的,這個階段的第一部純文字長篇小說,100多萬字,
稱為《遺產》三部曲,作者是美國一名不到二十歲的孩子,他第一部書成於十六歲。這部書之所以非常適合這個階段的閱讀,是因為文字淺顯易懂。故事情節充滿冒險和成長階梯性特點,有矮人、精靈、龍族,一般的孩子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故事。
我可以這麼評價,這部書是真正奠定了我大兒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,實現突破的關鍵一部書。
這書之後,他才真正具備深入閱讀的能力。這部署連接了之前的啟蒙階段,和之後的深入階段。
如果有家長朋友有能力精心安排這樣的突破,突破之後,我建議看一點名著。可以先看外國那些容易理解的名著,比如《老人與海》,《魯冰遜漂流記》。。。總之不要看地攤快餐書了。
直到他接受了足夠多的經典名著的熏陶,思想和文學底子夯實之後,就是一顆樹不會輕易長歪了,因為他具備了鑒賞和辨別能力,那時再可以隨便一點。
可以偶爾滿足一下他們的好奇心,多方涉獵——但是,一定是打好名著基礎之後才行。
你知道孩子閱讀分幾個階段嗎?每一個階段應該讀什麼書呢?
聊聊孩子閱讀方面的感想。
閱讀,我最看重的是他對於書里一些精神和思想的學習。
常常拿主人公陷入絕境後反擊的事例,給他教育,他也容易接受。
好書的作用,遠遠超過作文的價值,更超過那些地攤快餐書籍的價值。
閱讀總的來說,只要不是有害的書籍,都是有益處。但是到了一定階段,需要引導。這個導向就是要讀更有質量的書,更有針對性的書。因為閱讀,對於一個孩子來講,他需要以此解決一些很現實的問題。比如閱讀理解,比如作文,還有就是孩子性格培養過程中,一些有針對性的內容,這個需求。
雖然某些書從成長的漫長過程來說,讀都是可以的,但是先讀什麼,後讀什麼確實是有區別的。
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,從飲食角度,我們這個年紀強調的是,吃飯要清單,以素食為主比較健康;但是孩子,正在長身體,他需要足夠的肉食,去打好一個體質的基礎。
所以,如果按我來分,閱讀有幾個階段,第一是啟蒙,就是讓他對閱讀感興趣;第二個階段是確認、鞏固這個興趣;第三就是充實他對書籍比較正統的認識。這個第三階段,就是要看經典。
一個孩子,一旦他經過經典名著的充分的洗禮和熏陶,他的知識的儲備,對文學的儲備就具備了一個基礎;最重要的,他具備了文學的欣賞和辨別能力。當他看了這些好書之後,他就知道什麼書是好書、什麼書不好。以我家大兒子為例,就是我說的,《淘氣包馬小跳》這種書,他現在都看不上了。
那麼,我就說這個具體的第三階段的建議,僅供參考。我認為,有些家長喜歡很快的給孩子看中國古典四大名著,我認為不著急。
為什麼呢?實話講,中國古典四大名著,我指的原版,連環畫可以看,但是原版古文的,我建議不要看那麼早;因為它需要比較高的文字理解能力還有一定的古文功底。
最重要的,這種晦澀難懂的句子太多,還有裡面的情節,對於一個剛剛養成閱讀興趣的孩子來講,是有風險的。所以,如果說一個孩子進入了讀經典的階段,我的建議,可以從國外的名著先入手。
孩子他第一本長篇純文字的小說,對他影響會比較大,我建議精心準備。我大兒子,我給他看的是《伊拉龍》。
閱讀,如果不是英語閱讀,不用讀出聲。但是我見過一個例子,我就要求他讀出聲,因為這個孩子,他看不進去,如果你給他自己看,他發獃。以及一些年紀較大,但仍然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,可以要求他讀出聲,這個讀出聲,採取的是強迫輸入的方式,讓他對故事情節有感。
針對特殊的孩子而言的,就是如果不讀出來的話,他根本無法專註於文字,他根本看不進去,這時候,要求他讀出來,就是強迫的文字輸入。是一種特殊的,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方法。
有足夠專註力的孩子,根本不需要讀出聲。
回到剛才那個閱讀階段的問題,我想這個問題需要講清楚一些,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孩子他一直停留在看連環畫、漫畫或者一些比較淺的書籍這個層面上。
因為,閱讀的能力,他是有階段性的跨越的。這些孩子之所以一直停留在那個淺的層次,是因為他沒有完成這個跨越。或者嚴格的說,他沒有培養起來真正的閱讀能力。
我做一個簡單的表示:
閱讀啟蒙(講故事)—閱讀興趣(連環畫等圖文並茂)—閱讀基本能力和興趣(純文字長篇小說)—名著(國外較淺顯的名著)—古今中外名著(含中國四大名著等)—面的擴展(從純文學領域向其他領域,比如科技類讀物)。
這個裡面,有一個環節,很重要,就是第三個環節。
他連接了最關鍵閱讀興趣,也就是最初級閱讀能力和真正閱讀深刻閱讀能力這兩大階段。
很多孩子,沒有突破這個階段,只是停留在前面兩個階段。所以,就根本無法涉及後面更深、更廣的階段。
如果用一個標準來衡量,孩子是否成功突破這個關鍵階段,那就是:他能否獨立的完成閱讀一部長篇純文字名著。
如果能做到,我認為後面就好辦了,做不到,其實還是需要完成真正的突破。
我們當然不能從大人的角度,去要求他的閱讀水平。我的標準很簡單,你一個字一個字讀完,基本懂得意思。你不要一目十行,這個突破的階段不適合這個閱讀方法。必須是逐字讀完,而且能懂意思。
現在有些老師喜歡教孩子快速閱讀,這固然是一個必然的階段。但是對於剛剛培養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孩子來講,要先從精讀開始。
如果沒有經歷過精讀的階段,我認為是有必要補的。
培養興趣的階段的那種不求甚解的習慣,是要慢慢去改變的。
一開始不求甚解,是為了維持閱讀的順暢和興趣,但這絕不是目的,必須要精力精讀的階段。
現在,我大兒子看書,只要有一個字不懂,哪怕模糊,都要立刻去查。
這個不是方法問題,這個是陪伴的問題。
我們有些家長,喜歡扔給孩子一個空間或者一本書,自己旁邊玩手機或者追劇,這當然,幫不了他了。
以我兒子《基度山伯爵》為例,實際,我沒看過這本書。怎麼辦?我沒法跟他談,沒法檢查他讀的如何,只有自己偷偷補。
所以,孩子所有問題,追究到後面,其實都會涉及到父母的付出和陪伴。此外別無他法。
回到剛才那個問題,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:孩子一直停留在低淺的閱讀上面,家長以為這只是興趣和愛好不同,實際是孩子其實並沒有完成突破,並沒有真正具備閱讀的能力,興趣也沒有樹立起來。
這是個非常普遍的誤判。就是上面說的,孩子只喜歡看漫畫、連環畫、淺顯的和短的文字,長時間無法繼續進步。
希望大家注意這一點,幫助孩子真正解決閱讀純文字長篇小說的問題。
一個健康優秀的孩子,不會缺乏朋友,不需要去迎合什麼談資。
今天我提到過,閱讀有一個關鍵的階段,就是第一部純文字長篇小說。
上面發的,就是我兒子讀的,這個階段的第一部純文字長篇小說,100多萬字,
稱為《遺產》三部曲,作者是美國一名不到二十歲的孩子,他第一部書成於十六歲。這部書之所以非常適合這個階段的閱讀,是因為文字淺顯易懂。故事情節充滿冒險和成長階梯性特點,有矮人、精靈、龍族,一般的孩子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故事。
我可以這麼評價,這部書是真正奠定了我大兒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,實現突破的關鍵一部書。
這書之後,他才真正具備深入閱讀的能力。這部署連接了之前的啟蒙階段,和之後的深入階段。
如果有家長朋友有能力精心安排這樣的突破,突破之後,我建議看一點名著。可以先看外國那些容易理解的名著,比如《老人與海》,《魯冰遜漂流記》。。。總之不要看地攤快餐書了。
直到他接受了足夠多的經典名著的熏陶,思想和文學底子夯實之後,就是一顆樹不會輕易長歪了,因為他具備了鑒賞和辨別能力,那時再可以隨便一點。
可以偶爾滿足一下他們的好奇心,多方涉獵——但是,一定是打好名著基礎之後才行。